敷衍会致命
发表于 2016-6-27 16:50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7-7 12:17 编辑
关于旋转失速,网上找的一些小知识:
事实上,失速区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流体动力过程。失速频率还与叶片进口气流是否存在畸变、入口气流方向角β1与叶片入口安装角βS之间的差值(称为冲角)大小以及压缩机的级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B. F. J . Cossar在试验中利用在压缩机进口处安装低孔率金属丝网的方法,测得失速频率为转速频率的1/2,与理论研究计算的失速频率为转速频率的1/3有一定差异。 N. A. Cumpsty的试验模型指出,旋转失速频率在转速频率的1/5~1/2的范围内,随缩机级数的增加,旋转失速区的传播速度逐渐接近于转子转速的40%。日本振动专家白木万博介绍,根据机器种类不同,旋转失速区传播速度为转子转速的0.2~0.5。
ywrlzf
发表于 2016-6-27 18:50
敷衍会致命 发表于 2016-6-27 16:50
关于旋转失速,网上找的一些小知识:
事实上,失速区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流体动力过程。失速频率还与叶 ...
我怎么记得旋转失速频谱特征应该是0.8倍频
敷衍会致命
发表于 2016-6-28 08:45
ywrlzf 发表于 2016-6-27 18:50
我怎么记得旋转失速频谱特征应该是0.8倍频
birdli2000
发表于 2016-6-28 08:56
旋转失速的频率成分有可能是0.8倍频,但不限于0.8倍频,0.7倍,0.6倍……,都有可能的。我们这里有发生过的,还有时不只是一个低倍频成分,多个低倍频成分同时存在也是有可能的。
birdli2000
发表于 2016-6-28 08:57
当然这个旋转失速是结合工况来诊断的,不能光看频谱就得出结论。
Eminem
发表于 2016-6-28 08:59
birdli2000 发表于 2016-6-28 08:56
旋转失速的频率成分有可能是0.8倍频,但不限于0.8倍频,0.7倍,0.6倍……,都有可能的。我们这里有发生过的 ...
恩 恩 对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个东西没有标准可言
fengchunlijdb
发表于 2016-6-28 10:45
风机壳体振动是否大于轴承座振动?
zglnfsllz
发表于 2016-6-30 15:17
集流器与叶轮的间隙,或者说口环与叶轮间隙,产生涡流振动。
zglnfsllz
发表于 2016-6-30 15:24
不关出口门时是不振动的,关出口门后压力升高,有出口-前盘-口环-入口的涡流,间隙不匀流速不同、压力不同,前盘的各区域压力扰动。我厂鼓风机调节入口挡板时,有振动区域。
vibmaster
发表于 2016-6-30 15:36
离心压缩机振动可能因素:
油膜振荡、临界转速、结构共振、不平衡振动、喘振、转子对中不好及不稳定振动等
想不通的钟
发表于 2016-7-3 22:29
ywrlzf 发表于 2016-6-27 18:50
我怎么记得旋转失速频谱特征应该是0.8倍频
这个没有明确的定论貌似 低于一倍频0.2--0.8都可能有
zhangzy
发表于 2016-7-4 08:21
旋转失速的形成过程是当离心式或轴流式压缩机的操作工况发生变动时,如果流过压缩机的气量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进入叶轮扩压器流道的气流方向发生变化,气流向着叶片的凸面(称为工作面)冲击,在叶片的凹面附近形成很多气流旋涡,旋涡逐渐增多使流道有效流通面积逐渐减小。当然,进入压缩机的气流在各个流道中的分配不是很均匀,气流旋涡的多少也有差别。如果某一流道中(如气流旋涡较多,则通过这个流道的气流就要减少,多余的气流将转向其他流道,再折向前面的道。因为进入的气体冲在叶片的凹面上,把原来凹面上的气流冲掉了许多,因此这个流道的气流就畅通了一些。折向后面流道的气流因为冲在叶片的凸面上,使叶片凹面处的气流产生更多的旋涡,堵塞了流道的有效流通面积,迫使该流道中的气流又折向邻近的流道。如此连续发展下去,由旋涡组成的气流堵塞团(称为失速团或失速区)将沿着叶轮旋转的相反方向轮流在各个流道内出现。由于失速区在反向的传播速度小于叶轮的旋转速度,因此从叶轮外某一固定点看去,失速区还是沿着叶轮的旋转方向转动,这就是旋转失速产生的机理。
jianliangchen
发表于 2016-7-8 16:02
根据压缩机性能曲线图,当压缩机工作流量为0时,压缩机是否工作在喘振区?
sovereign
发表于 2016-7-11 08:51
期待楼主反馈楼上提出了 很多问题
你好杰克vib
发表于 2016-8-26 16:39
期待反馈,持续关注。{:{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