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响时间的测量问题
混响时间测量是建筑声学中最经常的测量。一方面,混响时间是目前用于评价厅堂音质的最重要的和有明确概念的客观参量;另一方面,吸声材料和结构的扩散入射吸声系数的测量、围护结构的隔声测量、声源声功率测量等项目都需要进行混响时间测量。
音质测量系统
由信号发声器通过放大器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传声器把接收到的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放大器和滤波器,然后加到升级记录仪上。在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房间声场激发达到稳定后的某个瞬间,用开关切断信号。在此同时或稍许提前合上记录仪的走纸机构。记录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进,纸的长度方向就表示了时间轴,记录笔就画出了声压级衰减的曲线。
常用的声源信号有两种:一种是调频的正弦信号,称为“啭音”,调制的频率约为10Hz。采用啭音是为了避免单纯正弦信号会出现驻波现象。另一种是用窄带无规噪声,这是在粉红噪声发声器后面加接倍频程或1/3倍频程滤波器而得到的。
在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时,声源信号也可以采用脉冲声。通常使用的脉冲声源有发令枪、爆竹、气球爆裂等。
混响时间是从记录仪记录下的衰减曲线得出的。通常用相应于一定的走纸速度和横坐标刻度的透明圆盘,使衰减曲线回归成一条直线,根据此直线的斜率△L/△t,即可用下式得到混响时间:
实际上从混响圆盘上可直接读出时间。
通常是从衰减曲线上稳态声级的(-5~-35)dB的范围来决定衰减斜率。
新近的一些声学测量仪器已可以自动测量混响时间,以数字直接显示并打印出来,无需人工去量混响曲线。但是声级记录仪画出的混响曲线,除了可以用于量出混响时间外,还包含着衰减过程的信息,有时还是很需要的。
在厅堂音质的混响测量中,声源通常放在自然声源的位置,如舞台中央大幕线内3m,高度离舞台面1.5m左右。传声器位置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点,如观众区的池座前区、中区、楼座、挑台下等。在混响室内测量时,声源通常放在室内一角,传声器位置取3~5点,各点均离开房间界面1m以上,并离开声源1m以上。
测量的频率,对于厅堂音质通常为(125~4000)Hz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对于混响室测量也可采用1/3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每个测点每个频率在低频(500Hz)测取6条混响曲线,取其平均值,在中、高频测取3条混响曲线加以平均。
本文来自于声讯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