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音为一种唤醒:聆听大自然的寂静
提到声音,不知你会首先想起的是什么?是婴儿的啼哭、母亲的呢喃、爱人的絮语,还是稀疏的雨声、凛冽的北风、汹涌的波涛,又或者是大提琴的悲鸣、心爱歌手的高歌?我们愈发习惯各种新式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也愈发习惯戴着各种昂贵耳机享受所谓“视听盛宴”,但事实上,我们却不会“听”了,主动或者被动的,淹没于城市和工业的喧嚣中,忘记或者无法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的寂静之声。
以声音为一种唤醒
“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是相对于“视景”(visual landscape)一词诞生的,由加拿大作曲家、科学家谢弗(R.Murray Schafer)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提出。由视觉景观延伸到声音景观,如同人类所处的地形景观和居住环境一样,人类也同样处于声音环境,即声景之中。
谢弗教授展开了一项名为世界声景的研究计划,核心理念是声音生态学——试图在噪音充斥的世界中,为人类所处的声音环境与生态环境找一条和谐的出路。1973年,温哥华声景计划启动,许多的年轻作曲家开始收录田野声音,重新去聆听世界。类似的活动在加拿大及全球不断发展,引发了越来越多对于声景的关注。
我国台湾自然作家、田野录音师、广播节目《自然笔记》主持人范钦慧正是为大自然声景所着迷的其中一员。她因喜欢倾听鸟鸣而走进自然,长期坚持用声音来记录台湾,并致力于发展聆听美学。其制作并主持的广播节目《自然笔记》,自1997年开播到现在已经获得五个广播金钟奖。在2015年,范钦慧创立“台湾声景协会”,集合各领域专家的力量,以声音为一种唤醒,启发更多的改变。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范钦慧分享说,自己研究生毕业从美国返回台湾之后,就开始着迷于观鸟。“我希望能成为走入森林,光是通过鸟鸣声,就能辨认出它的名字的人。不仅是声音,我也期待能知道我生长的土地,究竟在什么季节,会开什么样的花,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这些念头在范钦慧心中不断盘旋,她最终决定成为独立工作者,购入录音机和专业麦克风,正式开始以声音来观察和记录自己的家乡台湾。
迷恋“寂静之声”
美国声音生态学家、艾美奖获奖录音师戈登·汉普顿曾经写道:“寂静是有声音的。”1992年,他执导的纪录片《消失的黎明大合唱》获艾美奖“杰出个人成就奖”。三十多年来,他为“寂静之声”所着迷,足迹遍布全球,聆听并收录那些为之着迷的自然声景。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所说的“寂静之声”:“自然的寂静是只留下大自然以其最自然的方式发出的声音。是昆虫拍打翅膀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中飞行的柔和曲调,是清晨喜鹊和蝉令人惊讶的大合唱,是大雨在茂密枝叶上震撼人心的演奏,也是清风拂过脖颈的柔和细语。”
在三十年的录音经验中,戈登评价最棒的录音地点是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内的霍河雨林,于是,2005年4月22日,他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距离游客中心大约三英里的地方,把一块印第安酋长送的小红石放在圆木上,并将那里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2011年他出版了同名图书《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希望以此发出警语:大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最快的资源。而他自己的使命便是在这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境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录制并保存这些丰富多样的声音。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看似是一件非常行为艺术的事情,但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戈登希望通过保护这一平方英寸的土地免受噪音污染的行动,让寂静蔓延到更广大的地区。
一场特殊的“寂静旅行”
与戈登一样,美妙的大自然声景给范钦慧带来了深刻的感动。
“制作《自然笔记》的过程,是我人生最美丽的礼物。”范钦慧告诉记者,因为要收录大自然的声音,她走遍了台湾各地,聆听了各种通过声音来诉说的生命故事。一张台湾声音地图在她脑中逐渐成形。“我知道在什么季节、或者什么样的海拔高度会聆听到哪些动物的声音,但是近几年,我开始对声音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
她谈到首先一点便是自己钟爱的录音地点不见了,原因正是人为的开发与破坏。“原本在自然声景中聆听,我只是一个单纯喜悦的发现者,但是当真正认识了它们,便逐渐了解那些声音背后的歌手,目前正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我开始感到担心、愤怒,甚至想为保护它们做一些事。”
2011年,范钦慧曾按月份到森林游乐区中录音,作一年山林声景的记录与调查,她录到了各种鸟类、蛙类、鸣虫的声音。“我把最精彩的天籁剪接下来,但心里很清楚那些‘被放弃’的档案中记载着令人困扰的噪音——战斗机的声音、重型机车声、卡拉OK声、人声喧哗……”
范钦慧在读到戈登《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之后深受触动,也是从那时,她发现原来保护荒野的天籁,与保护荒野动植物一样重要。她给戈登写信,并寄去自己录制的森林CD,戈登兴奋回信,并向她索要一颗石头。2012年12月12日,戈登将范钦慧寄去的一颗来自台湾花莲的石头放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地点。这颗石头在2013年2月19日回到台湾,完成一场特殊的“寂静旅行”。
范钦慧强调,自己坚信保护自然声景的重要价值。“保护自然声景,是因为这些声音是珍贵的资产,对于生态保护是重要的。”
中华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寂静长久为人所称道,可惜如今没有办法在城市中呈现,范钦慧表示“这很可惜”。随着噪音污染的加重,公众对于声景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声景会变重要,是对于噪音的反抗。进入到公共政策领域后,也要先从聆听开始。”她带领台湾长坑小学的学生们绘制噪声地图和悦音地图,用这样的方式将声景引入教育领域。
“懂得聆听的孩子会给世界带来改变,至少会有更多选项,为自己身处的声景质量作出坚持与努力。”
除此之外,范钦慧介绍说,通过与林业部门合作,在一些山中设立“寂静山径”。游客在游览之前首先了解聆听是主要目标,告知为何寂静十分重要。“游客接受这个教育之后,回到自己的环境里就可以建构一个环境,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重新聆听世界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助理研究员姜虹,曾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做科普组工作。在采访中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己对于声景最初的了解来自于台湾野地录音师孙青松。“孙先生来过一次植物园,给我们展示了他自己改装的录音设备,让我和同事们惊叹不已。从那时起,我开始搜罗自然音乐,常常把它们作为工作时的必备背景音乐,最熟悉的莫过于1999年台湾第一张大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后来读到范钦慧的《大自然声景》,一口气读完全书,也听完了所有的录音,满心喜欢。”
姜虹告诉记者,自己最初很喜欢听这些自然声音,觉得宁静且放松。但在进一步了解声景之后,才明白声音的背后藏着丰富的信息。“聆听可以让心灵与世界沟通,去感受奇妙的自然声景,去一起守卫越来越少的寂静之地。”
谈到如何学会去欣赏声景,范钦慧认为方法很简单——只是把眼睛闭起来。“把眼睛闭起来、感官替换之后,就会有一些新的察觉。在此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是什么。”
如今,聆听可以被视为文化,也是一种美学。能听到什么,关键不是有没有那个耳朵,而是有没有足够的聆听。范钦慧告诉记者,她会带领大家去听水的声音,是什么节奏、和什么石头撞击、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甚至水怎么来,以及如何产生这个旋律、这个声响。“怎么去欣赏声景,其实是一种美学的意境。”范钦慧说。
记者请她推荐给声景爱好者入门作品,范钦慧介绍说:“如果是想要重新聆听,可以去听作品,在声景论坛有很多创作分享。其实不管是黑胶唱片还是文学,都可以链接记忆,拓宽耳界。以钟声为例,东西方的钟声就非常不同。”
在范钦慧看来,现代人需要最重要的过程是“洗耳朵”,要有足够的心理念力与定力,要留意生活周遭中的细节。“关于声景的重新发现,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愿意开放且愿意倾听的心。”
作者:张晶晶
来源:科学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