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的方向发展?
大家讨论一下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以后会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的方法实际应用起来效果并不好。也许以后基于高性能传感元件的局部监测和损伤识别可能会很有发展前景。
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各抒己见!
[ 本帖最后由 VibInfo 于 2006-7-14 07:05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5 编辑
当前的土木健康监测发展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啊!
我个人认为结构的损伤识别是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大家现在比较集中的在做损伤识别的算法研究,有很多成果,但至今没有提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一旦方法的研究成熟了下一步就是面临应用。我们当前应该更多的去应用高科技产品,利用学科的交叉性,向智能化、无线化方面发展损伤识别。
回复:(bbok)[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5 编辑基于振动模态的方法 由于高阶振型不易测得、环境噪声影响严重等因素,始终不能十分精确。
如楼主所讲,本人也认为基于局部损伤的传感器和相应的损伤识别方法今后将会得到很大发展。比如探测裂缝的传感器等。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5 编辑
呵呵,elvin兄,有同感啊。
回复:(bbok)[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
局部智能传感器应该是一个方向,但个人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局部性态与结构整体安全的矛盾,因为局部的监测指标往往难以反映结构的整体性态,如何将局部监测指标与结构整体性之间建立合理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分布式的健康诊断策略,这将是与以往的损伤识别策略完全不同的一种诊断策略,充满了革命性和挑战性。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5 编辑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健康诊断方式是个较难的问题。好像还没有人做出这方面的文章
回复:(bbok)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健康诊断方式是个较...
呵呵,楼主不是让大家谈发展方向吗如果别人已经做的很成熟了,恐怕也不会是发展方向了。<BR>这一领域的研究应依赖于多学科的融合,如果单纯是做土木工程的人恐怕很难实现无处不在的分布式传感这一挑战性的目标。<BR>回复:(cactus)回复:(bbok)[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土...
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考虑,结构的局部损伤可以由有限元模型来模拟,通过计算可以的到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而这个模型的建立,要取什么样的荷载标准,都是我们土木结构工程师份内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局部损伤的类别和程度要精确的测量出来
回复:(elvin)回复:(cactus)回复:(bbok)[讨论...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7 编辑楼上的想法很好,不过这仍是传统的荷载校验的思路,实际结构的损伤演化却复杂的多。
在诊断和评估的计算策略上应该向并行的分布式策略的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智能传感器的局部数据处理和损伤诊断的功能,但是目前尚未建立起这一计算策略的理论框架。
在智能传感器的硬件方面,也还有诸多问题阻碍它的应用,但是相信,随着IT、MEMS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突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1 10:28:12编辑过]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6 编辑
cactus兄的想法很好
回复:(bbok)[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6 编辑请教一下catus
所谓分布式健康诊断策略是否指的是每个传感器测得局部的结果汇总到中央的处理器上,然后经过算法的处理,得到当时桥梁的安全状况呢?
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现在做起来越来越感觉困难,到底路在何方.........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6 编辑
我个人把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分成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传感器测试系统,这里比如数据获取,远距离传输等,又比如如何解决数据不完备的问题,不过现在好象新型传感器的使用多少弥补了一些数据不完备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评估手段,依据就是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这也是研究最多的.第三应该是一套智能的结构评估预警装置的研发.现在综合的有效的系统似乎并没有见到报道,如果大家谁有这方面的工程背景,也希望能提出了大家一起讨论,这样感觉我们的工作才是有的放矢,才能服务于经济建设.
qq:406267894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5 09:48 编辑
监测部分的局部和整体相结合?觉得应该按照传感器和待测构件区别考虑,局部测量,按要求总体衡量。二者结合只能依靠理论方法。具体方法已经较多。
对于识别,我觉得需要的精度或者安全要求是首要确定的,定了之后才能继续进行识别,而这些安全准则的建立今后需要统一或者细化对结构物的特性认识,未来有待于测试仪器的发展。我觉得无损伤的声波类用于静力特性的测量会多一些,对裂逢,应力场分布等。
而基于实际运行观测的结果资料作为比对也将是很重要的积累,而这方面资料的缺少会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不利。今后可能应完善资料库。
未来是光明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