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飞到 发表于 2008-8-11 14:08

如何让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深入“民心”

最近接触几家有名的企业,发现这些企业曾经做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但是现在对该工作却“非常抵触”,上至领导、下到专工,都认为该技术离企业实际有较大的距离;曾经的热情——为企业解决现场问题、预知维修、故障诊断,现在的冷漠——长时间没有捕捉到故障、不准确的判断、专攻失落的心;不知大家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有什么建议让这项技术深入“民心”的?

lion6941 发表于 2008-8-11 14:47

这个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经验技术态度等要求比较高,你经常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就不行

fengchunlijdb 发表于 2008-8-11 15:43

这项工程应属于一把手工程,在初始阶段难免要误诊,随着诊断人员水平的提高,对设备更加熟知,诊断的成果和效益才能显现。初始阶段,比较难熬,也许是二年,也许是三、五年;需要有超前意识的领导,同时也是不急功近利的领导。
对于作诊断的人员需要耐得主寂寞。现在谁不想多挣钱?矛盾啊!一个好的人员培养需要时日啊!

小李飞到 发表于 2008-8-11 17:35

不知楼上的是怎么转变的?许多情况专工有时间,可领导不行啊!

fengchunlijdb 发表于 2008-8-11 22:57

回复 地板 小李飞到 的帖子

可以重新选择领导啊!

tjxz888 发表于 2008-8-11 23:01

这个行业太需要理论和现场经验双强的培训人员。行业也需要认真地做好培训服务工作。各种培训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够学到东西的又是太少太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转子平衡不好,会出现一倍工频的振动,所有教科书也是这样讲的;问题:工频振动大一定是转子平衡不好吗?!回答当然不是,那么常见的工频振动故障都有哪些?回答:平衡、基础松动、刚性变化、轴弯曲、角度不对中、轴承偏翘、皮带轮问题等等。再继续深入:这样多的故障因素,如何区别,且其故障机理又是什么?!如果一个培训不能把这样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那这样的学习班真的没有什么参加的意义,来自基层参加培训的人员又如何能够尽快地掌握这门技术;当然立志做故障诊断的人,也需要自己的主动,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关键是学习也要主动,能够找到问题,而不是比葫芦划瓢,不能提出问题的学习,肯定是没有真正学进去。
       再举个例子:很多分析软件,都带有众多型号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数据库,那么如果轴承钢球(滚动体)出现故障,频谱中会出现钢球的通过频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你注意了一个细节吗?!钢球特征频率总是其2倍频率或者偶数倍频较大,而不是奇数倍频大,为什么?!大家自己想想就会明白,我相信大家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但你是否想过,你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了吗?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了吗?!自己总结了吗?!其实主动学习无处不在,一个人不能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很难自我提高,参加再多的培训也不会有多大提高!!!

[ 本帖最后由 tjxz888 于 2008-8-11 23:03 编辑 ]

luwenj0793 发表于 2008-8-13 09:45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需要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和经验的积累,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和人员的培养和钻研.这项工作是现代设备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多数欧美生产制造型企业早就开始实施这项工作.但对急功近利的人来说不太适合.

用心学习 发表于 2008-8-13 21:40

jili

钢球特征频率总是其2倍频率或者偶数倍频较大,而不是奇数倍频大,为什么?!

bluezaggio 发表于 2008-8-15 10:27

一个建议!

很想参加tjxz888老师的培训,建议各位主任可以张罗一下,邀请几位论坛上的专家老师,适当收取点费用,就算是咱论坛的一个实践活动了。不知大家是否认为可行?

fengchunlijdb 发表于 2008-8-15 11:04

可以通过你们公司和TJXZ888老师的单位联系培训事宜。去培训的人十有八九是TJXZ888老师。难得的是有实际经验,又热心助人!

vib001 发表于 2008-8-15 11:40

故障诊断需要机械、仪表、电气、工艺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加上理论和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才能很好判断故障,同时还要排除人为的因素。

客户或者相关人员对理论知识不是非常清楚或者熟知,就不能很好的判断故障。

同时单位领导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故障现象和理论不是一一对应的,正定理成立,逆定理不一定成立。

通过我们给客户讲课(基础知识、典型故障特征 图谱分析 最后是案例分析),现在很多客户认识到我们的在线系统非常好,要求到工厂讲课已经签订诊断合同的事情越来越多。

理论和实际有时相差很大,不能生搬硬套。

如:理论上油膜涡动是0.48x近似为0.5x,可以扩大范围到0.4x-0.6x,但实际中往往0.3x-0.7x都可能是油膜涡动。
    但出现了0.4x-0.6x的时候不一定是油膜涡动,还有可能是蒸汽激振。

所以故障诊断现场经验很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让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