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6|回复: 0

[其他相关] 科学贵族的游戏:最速降线(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约翰·伯努利提出最速降线时,正是微积分在欧洲的兴起之时。为争夺微积分的优先权,牛顿和莱布尼兹形成了两大阵营。约翰·伯努利作为莱布尼兹的学生和支持者,他们也希望借此来检验牛顿对微积分的掌握程度,为此,他们故意引诱牛顿来参与解答,约翰·伯努利在征集解答时特意说道:

...可能会解决我们出色问题的人很少,是的,即使是那些自夸借助新黄金定理(暗示流数术)并拓展了它们的应用范围,但是事实上早就被其他人出版了。

为了确保牛顿知晓这一挑战,约翰·伯努利给牛顿写信邀请他参与解答。1697年1月29日牛顿收到了邮件并接受了挑战,当时牛顿已经是伦敦皇家铸币厂的监管,牛顿收到信件后说道:

我最讨厌的有两件事,一是被人催款,二是被外国人在有关数学的问题上取笑…

当天下午4点牛顿下班后回到家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到次日凌晨4点就解决了这一挑战,并将他的解决方案送给了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蒙塔古 (Montague),在提交的简介中,牛顿简短的写道:

问题:找出一条曲线ADB,在这条曲线中,一个重物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从给定的a 点迅速下降到给定的B点。
解答:从给定的点A,画出一条无限延伸的水平直线APCZ,并在其上可做出任意摆线AQP与直线AB相交于Q点,进一步再画第二个摆线ADC,其基数和高度将会成为前者的基础,正如AB到AQ。最后的摆线将通过B点,它将成为那条曲线,即沿该曲线重物在仅受重力作用下可以最快的从点A下降到点B。
1.png
图7 牛顿最速降线方案(来源:网络)

后来,牛顿的解决方案被匿名发表在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上,这是世界上研究自然科学的第一本期刊,被译为《哲学汇刊》,1665年创刊(起初为私人期刊),1752年成为皇家学会的官方刊物,《哲学汇刊》至今仍在出版发行。约翰·伯努利 (Bernoulli) 看到牛顿的文章后,在1697年3月写给亨利·巴斯纳格 (Henri Basnage) 的信中评论牛顿的方案时说:尽管作者“过分谦虚”并没有透露姓名,但即使从最少的细节也可以认定这是牛顿的作品,我从他留下的脚印知道这是一只狮子 (we know the lion by his claw)。

在牛顿解决方案中,似乎直接认定最速降线是摆线。他先给定一条摆线,然后在摆线附近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径,求出任意点走不同路径比走摆线路径上的多耗(或者少耗)的时间为常数,然后说明满足这样条件的曲线必然是摆线。不过牛顿的推导不是很好理解,不只是我们不好理解,当时的大数学家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英国著名数学家约翰·沃利斯 (John Wallis, 1616-1703, 微积分的奠基人之一,发明了无穷符号) 从约翰(老三)的四弟Hieronymus Bernoulli (1669–1760) 那里知道最速降线挑战后,他用了三个月尝试去解答该问题,最终一无所获。当时另一位数学家——苏格兰戴维·格雷戈里 (David Gregory, 1659-1708) 也在尝试解答该问题,也没有成功。牛顿公布解答后,他们都对牛顿的解答进行过研究,格雷戈里还写信向牛顿请教了一些细节。可能是牛顿方案太过于简单,格雷戈里并没有完全理解牛顿的方案,但是他借助自己的理解对牛顿方案进行了标注,这为我们理解牛顿的方案起到了基础作用。
2.png
图8 牛顿方案的证明(来源:网络)

格雷戈里先给出一条摆线ZVA,它是由圆CHV产生的,有一个小球从Z释放,沿摆线在只受重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现在来观察ZVA上任意微段eE,E点与H、B点同高。若小球走了不同的路径,如沿着eL达到L点,这里L点与E点同高,且eL不是摆线上e点的切线。

定义o为EL的长。注意,当L在DE中间时,认为o<0。连接CH和VH,过E点作En平行于CH,交eL于n。根据摆线的性质(这条很重要),E点的切线平行于VH,则En垂直于E点的切线。当EL趋近于0,有en=eE,∠EnL近似为90°,此时eL近似平行于VH,因此△EnL相似于△CHV,有
3.png
nL为沿eL比沿eE多走的路程,由于E和L同高,在微量下,认为小球沿eE和eL的速度为匀速运动,且速度与E点的速度相同,正比于√CB,由△CBH相似于△CHV,则√CH=√CB·CV。假设t 是沿eL和沿eE运动时多耗的时间,则
4.png
由于CV表示圆的直径,为常数,因此,上式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果,在最速降线上任意找一点,设在该点有微小改变的路径,其多耗的时间与该点的位置无关,仅与o的长度有关(上式中只有o为变量)。按照牛顿的观点,这是小球沿最速降线滚动的条件,就证明了最速降线的路径为摆线。

在牛顿的原证明中,如图2(b),考虑摆线上的微段eEFf,假设小球有不同的路径eLMf,这里LM//EF,且En//jM//VH。当ef趋近于0时,认为△EnL~△eDE,设沿eE和eL的速度为小球下落到B点的速度,正比于√CB,则小球沿eL滚动比沿eE滚动多耗时间为
5.png
此外,设沿Mf和Ff的速度为小球下落到I 点的速度,正比于√CI,由于△FGf~△FjM,小球沿Ff和沿Mf滚动的时间差为
6.png
然后牛顿说,欲证eEFf表示的最速降线为摆线,只需要证明
7.png
由于摆线上课满足
8.png
也就满足
9.png
成立,因此问题得证。但是牛顿没有说明为什么该比值为常数时,最速降线为摆线,这给人们理解牛顿的方案造成了困难,正如格雷戈里。

不光是牛顿的解答难以理解,大数学家莱布尼兹的解答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主要是我读不懂),他也是直接断定最速降线是一条摆线,他说这很容易说明,但似乎他的解答也不太容易理解。
10.png
图9 莱布尼兹解决方案

如图9所示,莱布尼兹先声明曲线ABK是由圆弧画出来的摆线,它的最低点K,最高点G与A位于同一条水平线,垂直于AC作一条水平线,在最速降线上交于M,在圆上交于L,于竖直的直径GK交于O,它的坐标CM正比于圆弧段(应该是说弧长GL),并且圆半径和CM组成的矩形等于弧GL与弦GL(应该是面积相等),然后AB之间的曲线就是物体从A到B的最快路径。
11.png
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最速降线是一条摆线,更正了伽利略有关最速降线是圆弧的一部分的错误结论。而对最速降线问题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一门新学科——变分法的诞生。

1720年,13岁的欧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 到巴塞尔大学就读,约翰·伯努利成为他的数学老师,不久约翰就发现了欧拉的数学天赋,安排欧拉研究获得曲面上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曲线,这很像最速降线,后来这类问题被称为“在一定的约束下,求解一个函数使得某个量取得最大或最小值。”欧拉不负众望,在1744年发表了《求某种具有极大或极小性质的曲线或解最广义的等周问题的技巧》,这是有关变分法的第一本专著。不过,欧拉保留了约翰·伯努利的几何证明,这种几何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推导过程非常繁琐。

1755年8月,年仅19岁的拉格朗日 (Joseph Louis Lagrange, 1736-1813) 又在欧拉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彻底放弃了约翰·伯努利的几何证明,完全采用分析的方法,并引入了δ 语言,使得整个演算过程简洁、优美。当拉格朗日写信给欧拉时,欧拉立刻意识到拉格朗日算法的价值,果断地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方法,并在1764年的两篇文章中正式将拉格朗日的算法正式命名为变分法 (Calculus of variations)。

据说,约翰·伯努利之所以提出最速降线的挑战,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哥哥雅各布·伯努利聪明;而牛顿之所以参与进来,是因为莱布尼兹要在微积分上与牛顿一决高下。此外,完成挑战的还有洛必达和契恩豪斯。这样,伯努利兄弟两人、莱布尼兹、牛顿、洛必达和契恩豪斯等六人,成功解决了最速降线问题。初读这段故事时,我感觉数学江湖风起云涌、刀光剑影,先有华山论剑,后有紫禁决战。不过,这些数学大师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的关注,以约翰·伯努利为中心,莱布尼兹是他的老师,契恩豪斯是莱布尼兹的学生兼朋友(与约翰算是同门),雅各布是他的哥哥,洛必达是他的学生,原来他们都同属于一个“课题组”。
12.png
图10 最速降线挑战者之间的关系

我常常在想,一个学术团队,是像他们这样具有师承关系更容易创造出原创性成果,还是要讲究“杂交优势”,以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组成团队更容易出原创性成果?从变分法的故事似乎可以感受到,一致的师承关系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从而在认识世界、认识自然上形成合力。所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在一个地方十年如一日的专研,总会有拨云见日、春暖花开的一天。

前提是课题组目标要与科学发展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HistTopics/Brachistochrone/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chistochrone_curve#Jakob_Bernoulli's_solution

[3]Babb, Jeff and Currie, James (2008) "The Brachistochrone Problem: Mathematics for a Broad Audience via a Large Context Problem," The Mathematics Enthusiast: Vol. 5 : No. 2 , Article 2.

[4]Herrera M D I . Galileo, Bernoulli, Leibniz and Newton around the brachistochrone problem[J]. Revista Mexicana de Fisica, 1994, 40(3).

[5]贾小勇, 李跃武. 变分法的一次变革:从欧拉到拉格朗日的形式化改造[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9, 028(003):312-325.

来源:力学酒吧微信公众号(ID:Mechanics-Bar),作者:张伟伟 太原科技大学。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5-1-27 23:56 , Processed in 0.12193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